浙報集團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“大潮起之江‘窗口’看小康”大型移動視頻新聞行動,11月30日在學習強國浙江平臺、浙江新聞客戶端、天目新聞客戶端、小時新聞客戶端以及有關縣級融媒體平臺推出第56期報道《“搬”出來的幸福生活》——
浙南邊陲,青山綠水環繞。素有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之稱的泰順縣,常受臺風、地震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影響,村民被迫遷移、散居。山高路遠,種植為生,許多人“窮在山上,苦在路上,落后在分散上”。補足發展短板,帶領群眾奔小康,當地政府與群眾多年探索達成了共識——搬遷下山謀發展。
2003年,一場聲勢浩大的生態大搬遷行動在泰順縣吹響號角。司前畬族鎮左溪村成為先發之地,曹成錦也成了先搬人群中的一員。今年36歲的他,如今已成為左溪村小有名氣的民宿老板。
和過去很多泰順山區群眾一樣,曹成錦老家在山上,土木結構的房子,每逢刮風下雨容易漏水,最讓大家頭疼的是交通問題,單下山一趟就要花一個多小時。隨著生態搬遷政策推進,曹成錦也盼望著自己有一天住進山下的新房。
一邊是村民的小康夢,一邊是如火如荼的搬遷工作。為加快搬遷步伐,泰順縣隨即統籌編制規劃,確定避災安置小區等區位建設,推進山下土地宅基地復墾等措施。在司前畬族鎮左溪村,搬遷山民不僅能領到移民安置補償金,還能拿到貸款貼息,減免繳納水電、通信等費用,大大減輕群眾搬遷負擔。
結合生態搬遷,左溪村走出了一條畬鄉旅游發展新路子,全鎮城鎮化率從最初的38%,提升到現在的82%,村民們自發參與鄉村建設,短短幾年時間,沿岸民宿擴容至10多家,更帶動村里農家樂興起,帶旺農產品銷售,讓村民富起有方。
17年來,搬出好生活,搬出新生態。讓我們通過鏡頭,走進泰順縣左溪村村民們的幸福生活。
(編輯 黃淑霞 記者 王艷瓊 共享聯盟泰順站 董佩佩 劉英杰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https://zj.zjol.com.cn/video.html?id=1572639&duration=297.0&isVertical=0&fsize=90673919&width=1280&height=720)